近两年来,朝阳市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不仅有效推进了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集约节约,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还充分调动176个乡、镇、场、街道抓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上下一起抓”的合力,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朝阳振兴发展。去年以来,朝阳全市累计落地开工“飞地项目”295个。截至今年6月末,朝阳全市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9亿元,同比增加0.8亿元,增长15.9%。
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朝阳是全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县(市)区综合实力常年徘徊在全省后位。2017年全市乡镇财政收入仅为9.4亿元,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的乡镇达到28个,而同期刚性支出高达27.7亿元,缺口18.3亿元。同时,朝阳也是全省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要实现朝阳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必须加快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夯实朝阳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
2018年,朝阳市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12条切实管用的落实措施,将深入发展“飞地经济”列为全市实施“161”重点工程的六大战役之一。朝阳市结合乡村振兴制定《朝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飞地经济”规划(2018—2022年)》。朝阳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县乡财政“分灶吃饭”要求,创新财税分配政策,乡镇向园区引进的项目建设期间及投产后10年内形成的税收全部返给引资乡镇,10年后乡镇与项目所在园区按5∶5比例分配,充分调动乡镇抓发展、抓项目的积极性。
朝阳市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组建8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下设8个服务“飞地经济”发展分中心。同时,把176个乡、镇、场、街道纳入招商主体,组建176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全力推进“双招双引”。朝阳市把“飞地经济”纳入市县(市)区绩效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朝阳市明确每个乡、镇、场、街道至少引进1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工业开发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全市乡、镇、场、街道落地投资3000万元以上“飞地项目”400个以上。
建立“6+1”招商机制项目覆盖八成乡镇
全市抢抓机遇,建立“6+1”招商机制,形成“市抓考核督查、县抓调度推进、开发区抓保障服务、乡镇集中精力抓招商”的工作新格局,面向全国、主攻京津冀,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2018年以来全市落地、开工“飞地项目”295个,累计145个乡镇实现“飞地项目”落地,覆盖率达到82.4%。
“飞地经济”解决了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实现县域经济、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飞地经济”让朝阳乡镇干部队伍发生了可喜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与动力。
“发展‘飞地经济’的核心就是找符合产业政策的好项目,找投资实力强的大项目,找拉动作用大的龙头项目。”凌源经济开发区副主任、万元店镇党委书记王树军说。2018年,万元店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浙江物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中国500强企业浙江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民营百强企业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致远金融物流港项目,该项目已入驻朝阳凌源经济开发区,总投资8.6亿元。该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运行、当年见效,截至目前,实现税收3500余万元。
“招商引资是一项跨专业、跨部门的复杂工作,需要当学生。”采访中王树军说。王树军还忙里偷闲学习《会计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等财税金融知识。